两会财税声|公司多位学者聚焦全国两会,解读政策热点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次数:次
两会聚共识,良策惠民生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公司师生热情关注
第一时间学习两会精神
多位专家学者结合研究方向
在多家主流媒体
发出了中财大财税人的声音
让我们共同学习!
2025年3月7日,中国财经报刊发了董事长马海涛教授的专题采访《精准把握脉搏 系统回应需求》。“今年的预算报告精准把握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脉搏,充分彰显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永利官网董事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说。“根据预算报告,今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扎实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同时强调政策协同配合,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马海涛认为,赤字与举债规模相较以往都出现较大幅度提升,不仅体现了政策工具的调整与政策力度的加强,更标志着政策理念进一步突破短期年度预算平衡的思维定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增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将显著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促进有效需求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体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马海涛说。
阅读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9wpct7CbaHgU7ImrWxuA
2025年3月11日,《中国财政》刊发了董事长马海涛的署名文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文章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财政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应对经济运行中的现实挑战,又前瞻布局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充分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的要求。
阅读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IgSl7zwxXzYRtW0G9BWlQ
永利官网预算管理研究所所长李燕曾告诉第一财经,此次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目的,并非完全取代原有基数预算,而是重在树立零基预算的理念,应融合系统集成绩效预算、中期滚动预算、科学的支出标准等财政改革推进。即零基预算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李燕建议,在零基预算推广实施步骤上,先对现有存量政策及项目进行基于零基理念与绩效评价结合的梳理,合理排序后进行取舍。然后循序渐进地推进基本支出的零基预算改革。
全文链接:https://m.yicai.com/news/102513935.html
2025年3月10日,白彦锋教授接受中国财经报的视频采访,以《强化财政科学管理 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为主题对全国两会进行了政策解读。
视频采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hfiZbHIcUYA1QsaG7bwQQ
2025年3月11日,肖鹏教授接收中国财经报采访,他表示,在强调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的同时,新一轮零基预算改革不同程度地突出绩效、标准等理念。“不少省份在改革方案中将预算绩效管理等内容列为配套措施,并开始注重对支出进行‘排序’。作为预算编制基础的‘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也多被作为配套制度列入改革方案中。同时,改革还涉及推进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严格预算管理等内容,意味着零基预算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拓展。”
全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epaper/detail/10257_160758_1786215_25909920_zgcjb.html?relPicRatio=0&xkyTimestamp=1741940730560
姚东旻 教授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兼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然而,经济发展面临内需不足、风险积累、新旧动能转换等挑战。新旧动能转换是应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和传统发展动能不足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应当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强化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发力,推进新旧技术转换、新旧业态变更、新经济增长模式培育,充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对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O309iz2ULLv0dceVJUhhw
2025年3月11日,姜爱华教授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采访,她指出,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功能之一。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通过政府采购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助力我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未来,还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与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相配套的制度细节,以政府采购需求撬动科技创新供给。
全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epaper/detail/10263_160872_1787052_25930299_zgcjb.html?app=1&xkyTimestamp=1742207320783
2025年3月6日,温来成教授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他谈到:从数据上看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较快。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年经济增长面临压力,为了尽早发挥政府债券稳投资稳增长效应,财政部已经提前下达部分今年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今年部分省份试点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等改革,使得地方可以尽早发债,以稳经济;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希望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尽快发债筹资投向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全文链接:https://m.yicai.com/news/102500542.html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
永利集团持续为财税改革
贡献理论智慧与实践方案。

撰稿:李菊
审核:陈士平